刊名:新文学史料
主办:人民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
主管: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
ISSN:0257-5647
CN:11-1283/I
语言:中文
周期:季刊
影响因子:0.1165919
数据库收录:
北大核心期刊(1992版);北大核心期刊(1996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0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8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1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7版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1998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1999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0-2002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3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4-2005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6-2007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8-2009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0-2011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2-2013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4-2016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7-2018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9-2020);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;中国科技核心期刊;期刊分类:中国文学
期刊热词:
史家拍案
一、“增改衍化”的必然
二、中国现代小说的“结构”
三、中国新诗的“发明”与“经验”
四、结论
文章摘要:"模子",是叶维廉发明的运行于文化、文学研究的理论术语,常指称某一种或数种文化、文学之事实存在及其中结构行为的力量。叶维廉对"模子"的探寻与应用给后辈学人以深远影响。但至少在文学范域内,研究者对该理论的解读与承继多集中在东西方文学两种"模子"的比较上,而东方文学"模子"又几乎被想象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当然。然而,如果深度清理叶维廉的"模子"理论及相关论述便可发现,中国新文学这第三种"模子"不仅有其事实存在的相对独立性,而且召唤出建设中国新文学研究原创性理论方法的诸多启示。本文将从叶维廉的文学史观、中国现代小说研究、中国新诗研究及其他角度发掘、廓清第三种"模子",并阐明它之于中国新文学理论建设的启示。
文章关键词:
论文分类号:I0
文章来源:《新文学史料》 网址: http://www.xwxslzz.cn/qikandaodu/2022/0302/531.html
新文学史料投稿 | 新文学史料编辑部| 新文学史料版面费 | 新文学史料论文发表 | 新文学史料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新文学史料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