刊名:新文学史料
主办:人民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
主管: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
ISSN:0257-5647
CN:11-1283/I
语言:中文
周期:季刊
影响因子:0.1165919
数据库收录:
北大核心期刊(1992版);北大核心期刊(1996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0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8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1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7版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1998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1999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0-2002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3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4-2005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6-2007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08-2009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0-2011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2-2013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4-2016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7-2018);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-来源(2019-2020);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;中国科技核心期刊;期刊分类:中国文学
期刊热词:
史家拍案
现代文学的最后一块史料便存在于档案手稿中。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沈卫威解释称,档案包括国家档案、单位档案、个人档案等。依真实性论,档案手稿在已刊书信、日记、自传(或回忆录)、他传排序中,稳居首位。一份档案手稿可能补充现有研究中的不足,也可能冲击甚至颠覆现有的研究成果。
多年来,为“解锁”现当代作家档案手稿,沈卫威躬身力行,搜寻海内外相关档案手稿文献。在他看来,一手材料不仅代表着作家写作时强烈的历史现场感与史实关联性,更掌握着深度了解作家写作思考历程的“话语权”。从学科研究发展上说,有效利用档案手稿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增长点之一。关于档案手稿的研究方式,沈卫威表示,手稿档案研究可以从“由文入史”“关联语境”“勾连人事”“文史互证”“互文比较”“叙事整合”“升发立论”七个步骤入手。
手稿不仅是作者写作、修改的记录,还能让人感受到刊发本无法呈现的反映作者书法、思路、写作习惯的“温度”,这是手稿之美,也是后人研究的价值所在。
来源:中国社会科学网-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:张娓
文章来源:《新文学史料》 网址: http://www.xwxsl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127/522.html
新文学史料投稿 | 新文学史料编辑部| 新文学史料版面费 | 新文学史料论文发表 | 新文学史料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新文学史料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